中美邮轮市场对比的一个视角
发布日期:2020-11-06 浏览量:3557

 clip_image002.gif

 

  翻看皇家加勒比游轮公司亚洲区主席刘淄楠所著《大洋上的绿洲》,其中一段话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美国邮轮市场达到50万到250万的规模,用了20年的时间,而中国只花了一半的时间。”
   有一种思想,对于某些后发的领域,中国某个市场的未来判断,可以看看国外同类市场曾经的历程。中国邮轮市场规模从50-250万,经历了10年的时间,比美国曾经的速度快了一倍,该如何理解这样的速度呢?
   1、后发优势的解释
   后发优势,在搜索引擎找到的解释是,后进入者由于较晚进入行业而获得的较先动企业不具有的竞争优势。通过观察先动者的行动及效果来减少自身面临的不确定性而采取相应行动,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例如:研发成本优势、行业风险把握优势等。1990年Lieberman和Montgomery指出后发优势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
   (1)后动者的“免费搭乘”效应:后动者可能会在产品和工艺研究与开发、顾客教育、员工培训、政府审批、基础投资等很多方面比先动者节省大量的投资,却可以从中获益。
   (2)先动者锁定了错误的技术或营销战略:由于市场初期,技术和顾客需求的不确定性和“非连续性”(discontinuities)往往导致先动者的错误决策,而后动者可以从先动者的错误中吸取这些教训,不再犯先动者曾经犯过的错误。
   (3)在位者惯性:由于沉没成本的存在,组织僵化,企业不愿引进新产品或改进产品,不愿改革,而后动者作为一个追赶者,时刻都想抓住机遇从而取代先动者的地位,因而对企业的组织结构、技术、产品等都进行大量的革新,从而在与先动者的竞争中占有优势。
   按照上述逻辑,中国邮轮市场可以避免美国市场曾经走过的弯路,减少在迷茫中的探索,运用曾经美国市场营销的手段,因而获得了较为快速的增长。

   2、是否有潜在的规律?
   然而,从另一个维度来考虑,会不会邮轮业潜藏的规律我们并没有找到?在为获得快速增长而沾沾自喜的同时,可能的行业风暴或者市场调整已经来临。换句话说,规律就在那里,如果我们走快了,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不断积累,可能伤害到整个产业的长远发展。
   近几年中国邮轮市场进入瓶颈期、调整期或者第二个平台期,可能就是在为过去10年飞速扩张的市场规模还债。在刘博士所描述的市场营销模式中,其实并没有从美国找到什么好的路径,而是在与中国台湾旅行社的相关交流中,找到了“绑桩”的营销模式,这非常像沿海养殖生蚝的一个个水泥桩。生蚝在其上面生长,蚝农定期去收割。用这样的培育渠道的模式,打开了中国邮轮市场的初期规模。但这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一样,美丽景象的背后可能潜藏着魔鬼。

 

clip_image003.png



   观察过去几年中国邮轮市场增长的趋势图。其实,中国邮轮市场从大约50万人次到250万人次,也是就2013年-2017年,仅仅用了四年,那是狂飙猛进的四年。虽然规模增长了约5倍,但到底哪些公司挣到了钱却不得而知。
   如果按照2012-2015年之间大致是一条直线,以这条直线进行外推,可以看到2016年多增长了约80万人次,2017年也大致多增长了80万人次,而2018年多增长了约45万人次。由此可以看到,2019年的规模大约在220万人次。一个猜想(仅仅是一个猜想,因为历史不可能重来),如果实际的游客增长按照这样一条渐进的直线往前走,会不会是一个更为理想的结果?与邮轮相关的配套体系都不需要承担过度增长的多余压力,行业是不是会显得更为健康?
   后发可能是优势,也可能是劣势,还可能什么也不是。因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市场。中国邮轮市场与美国邮轮市场也有着诸多不一样的影响因素,造就了两个市场存在着差异。上述比较,可能有点意义,给善于思考者以更多的思考维度。也可能毫无意义,因为这两个市场完全不可比。